在城市的喧囂與繁華之中,西安鐘樓宛如一位位沉靜的老者,默默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今天,古建筑“八大作”小小營造家暑期系列活動迎來了第四期——木作之《會說話的鐘樓門扉》。木作,作為古建筑營造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賦予了建筑以靈魂與生命。從亭臺樓閣到殿堂廟宇,每一處木質結構都凝聚著工匠們的智慧與心血。而在眾多木作結構中,鐘樓的門扉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那么,接下來請大家和我一起出發(fā)去探尋那會說話的鐘樓門扉背后的故事吧。
“同學們,大家知不知道門字怎么寫呀?”,上課前,教育專員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而同學們也非常積極的在手中筆畫了起來。
“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我們面前究竟有幾扇門扉呀?”最后,楊老師介紹到了一個關鍵詞“八扇六抹龜背紋門”,通過現(xiàn)場實地的教學,同學們都了解到了原來鐘樓使用的門是這樣的一種規(guī)制。
了解完鐘樓門扉的名稱、結構,終于到了同學們最期待的手作環(huán)節(jié)。教育專員楊老師,讓大家先對準備好的材料包進行分類,然后按照剛剛介紹到的各構件對門扉進行組裝、涂色。
鐘樓兩層樓閣之上共有64扇門扉,每一扇門扉上都制作了精美的浮雕,在這浮雕之上其中包含著神話故事以及耳熟能詳?shù)孛耖g傳說。今天同學們大膽挑戰(zhàn)的就是愛國英雄岳飛的故事——岳母刺字。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來,聆聽這些古建筑的聲音,感受木作的魅力。工匠們以木為材,以刀為筆,以心為墨,繪制出了一幅幅絢麗的建筑畫卷。正是他們的匠心獨運,才讓我們能夠在今天欣賞到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讓我們一起成為“小小營造家”,守護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財富,讓古建筑的光輝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閃耀。同學們,讓我們下期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