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和合共生”的典范——“秦始皇與兵馬俑”特展閃耀利物浦

69精品久久不卡|萌白酱白浆|亚洲另类熟女国产精品|日韩女优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男人的天堂亚洲av|亚洲码欧洲码一二三区|被黑人彻底征服的女教师|色爱综合区|51吃瓜网最新消息今天,成年男子头围,亚洲精品a√,蜜桃视频最新,67194av国产三级av,小蜜桃k8经典片,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视频公厕偷拍

中英文化“和合共生”的典范——“秦始皇與兵馬俑”特展閃耀利物浦

發(fā)布時間:2018-02-11

? ? ? ?2月8日,由中英雙方共同策劃的“秦始皇與兵馬俑”大型特展,在英國利物浦世界博物館舉行盛大開幕式,展覽從9日開始對民眾正式開放,為期8個多月,預計將吸引45萬觀眾前來參觀。這是兵馬俑2007年在倫敦大英博物館成功展出后,11年后重返英國,與英國民眾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再次見面。此次展覽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后,中英雙方舉辦的首場重大文化活動,也是2018年中英文化交流的重點活動。英國媒體給予高度關(guān)注,用“大片式的展覽”“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來形容此展的轟動性和重要性。

? ? ? ?從利物浦市中心的萊姆街火車站下車,很難不被這座城市現(xiàn)在洋溢的“中國氣氛”所感染。火車站前的萊姆街兩側(cè),掛滿了中國紅燈籠,車站出口左前方的一座建筑上,張貼著兵馬俑展覽的巨幅宣傳海報,而位于車站右前方的地標建筑圣喬治堂門前,懸掛著“中國夢”大型條幅。

? ? ? ?此次展覽也拉開了利物浦2018年一系列中國文化活動的序幕,三場與中國有關(guān)的“文化大戲”將接連在利物浦上演,另外兩場分別是即將到來的“中國春節(jié)慶祝活動”,和將于本月16日正式開始的為期9個月的“中國夢”文化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相互聯(lián)系、相映生輝,為這座歷史上就與中國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英國文化名城抹上了更加厚重的中國色彩。


在利物浦世界博物館展出的兵馬俑真品。林衛(wèi)光攝/光明圖片


“歐洲文化之都”迎來“東方戰(zhàn)士”

? ? ? ?“秦始皇與兵馬俑”特展,由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組織與陜西省文化交流中心合作舉辦。展期為2月9日至10月28日,展品共125件(組),其中120件為文物展品,5件為輔助展品,一級文物有24件(組),包括大型兵馬俑10件。展品以秦代兵馬俑為主,包括將軍俑、鎧甲俑、陶馬俑、立射傭、跪射傭、文官傭等真品,同時還展出東周及漢代時期的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展品選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咸陽博物館、寶雞市考古工作隊等13家文博單位。


展廳一角。林衛(wèi)光攝/光明圖片

? ? ? ?展覽在利物浦世界博物館舉辦,展廳面積約1200平方米。該博物館成立于1851年,藏品約170萬件,每年吸引游客約60萬人次,為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組織(包括9家博物館)的一部分。世界博物館館長戴維·弗萊明博士同時任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總館長。2008年,利物浦當選“歐洲文化之都”。為了祝賀利物浦當選10周年,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組織計劃在今年舉辦18項展覽,其中,兵馬俑展被列為重中之重。

? ? ? ?戴維·弗萊明表示,利物浦擁有歐洲最古老的華人社區(qū),在這里舉辦展覽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利物浦在中英交往歷史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1834年,第一艘來自中國的商船駛?cè)肓死锲执a頭,這是最早登陸歐洲的一批中國人;19世紀60年代,利物浦的阿爾弗萊德·霍爾特公司大量雇傭中國船員,使這座城市有了歐洲最早的華人社區(qū)和中國城;而今天,利物浦大學是全歐洲中國留學生數(shù)量最多的大學。在過去的近兩個世紀里,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就一直是利物浦城市歷史的一部分,而兵馬俑展的舉辦,又將為利物浦的歷史添上難忘的一筆。

“大片式展覽”引來各地民眾

? ? ? ?兵馬俑11年后重返英國,引起英國媒體的高度關(guān)注。英國ITV電視臺報道稱,“兵馬俑從中國來到利物浦進行大片式展示”,“觀眾將有機會與陪葬秦始皇的人物形象面對面”。報道介紹說,這些人物形象在地下埋藏兩千年都無人知曉,直到1974年才被一些農(nóng)民偶然中發(fā)現(xiàn)。報道稱,兵馬俑現(xiàn)在被視為“兼具藝術(shù)和歷史價值的與眾不同的文物”,它們走進利物浦世界博物館,為英國民眾提供了在中國之外見到這些人物形象的難得機遇。

一名觀眾在銅車馬復制品前駐足。林衛(wèi)光攝/光明圖片

? ? ? ?《利物浦回聲報》以《兵馬俑向利物浦行進》為題進行報道,將此展稱為利物浦的“城市重大事件”,稱此次展覽是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歷史上舉辦的最大規(guī)模的展覽,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將買票前來參觀。報道強調(diào),超過半數(shù)的展品此前都沒有在英國展出過。

? ? ? ?早在展覽準備階段,利物浦世界博物館就已經(jīng)在其網(wǎng)站上進行關(guān)于兵馬俑的知識普及工作,列出了關(guān)于兵馬俑的“十大真相”:它們的發(fā)現(xiàn)是一個意外,沒有史書記載兵馬俑的存在,規(guī)模非常龐大,沒有任何兩件塑像是完全一樣的,它們是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的一部分,塑像中不只有士兵形象,兵馬俑是早期大規(guī)模制造的壯舉,塑像最初是涂有色彩的,兵俑手持的是真正的兵器,秦始皇陵至今未被打開。世界博物館的相關(guān)宣傳和介紹引起網(wǎng)友的極大興趣和熱情。一名叫伊麗莎白的網(wǎng)友表示,僅僅看到兵馬俑的圖片并讀到相關(guān)介紹,就已經(jīng)讓人對兵馬俑的規(guī)模和神奇浮想聯(lián)翩,“我迫不及待地要看到它們”。網(wǎng)友阿曼達表示,自己特意在網(wǎng)上預訂了3月2日的門票,那天是自己丈夫的生日,要給他一個驚喜。


利物浦世界博物館。林衛(wèi)光攝/光明圖片

? ? ? ?在展覽開始前,記者走訪了利物浦大學,受訪師生紛紛表達對展覽的熱烈期待。在該校人文學院任教的陳青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學生中有歷史系學生,也有學習中文的學生,他們絕大多數(shù)人早就聽說了兵馬俑展,都不希望錯過這個難得的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電子學專業(yè)學生西恩表示,自己正在學習中文,期待盡快看到兵馬俑,然而2月份的展覽門票目前已經(jīng)很難買到,他打算3月份前往參觀。該校音樂學院表演系主任托尼表示,以前看兵馬俑需要飛到遙遠的中國,現(xiàn)在在家門口就能一飽眼福,令人興奮,更難得的是,展覽持續(xù)這么長時間,給人一種“活在”兵馬俑文化中的體驗。托尼的女兒在曼徹斯特工作,將特意趕來利物浦參觀,托尼的妹妹也將從英國北方趕來。音樂學院學生格蕾絲表示,自己肯定要去看展覽,而且她的父母也將從劍橋趕來觀展。

? ? ? ?兵馬俑展自去年11月開始售票以來,目前門票預售已經(jīng)超過12萬張,創(chuàng)下該館臨展預售紀錄。利物浦人口不足50萬,如此出色的售票紀錄足以顯示此次展覽的轟動效應。

“讓首相很上心”的展覽

? ? ? ?在展覽開幕當天,梅首相特意發(fā)來致辭,祝賀展覽開幕。梅表示,很高興歡迎“令人難以置信”的中國兵馬俑來到利物浦,這次展覽展出了“人類考古歷史上最重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這是“兩國和兩國人民持久友誼的美好象征”。梅表示,在日前訪華期間就加強中英文化交流與習近平主席交換了看法,這是中英“黃金時代”的核心元素。

? ? ? ?梅本月初在訪華期間,特意向習主席介紹了此次展覽的有關(guān)情況。她還將利物浦一些小學生寫的一些書信送給了李克強總理,學生們在信中表達自己對兵馬俑展的想象和期待。21日,這些小學生將參觀兵馬俑展,之后還會被邀請去首相府和梅見面。展覽期間,利物浦世界博物館將為當?shù)刂行W送出2萬張門票,讓孩子們有機會體驗中國文化。

? ? ? ?這次展覽是梅首相訪華后,中英兩國舉辦的首場重大文化活動。而隨后啟幕的中國夢系列活動將旨在展示中英兩國之間、利物浦與上海兩個城市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并向利物浦民眾推介中國現(xiàn)代藝術(shù)、文化、音樂。活動將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推介生活在利物浦的中國年輕藝術(shù)家,第二階段展示來自利物浦姊妹城市上海的藝術(shù)家作品,第三階段以音樂為主,邀請眾多中國音樂家前來這座“甲殼蟲樂隊”的故鄉(xiāng)城市進行演出。

? ? ? ?習近平主席日前在會見梅首相時指出,要發(fā)揚兩國文明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傳統(tǒng)理念,加強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交往和友誼,夯實兩國關(guān)系民意基礎(chǔ),為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不同文明國家“和合共生”樹立典范。梅首相訪華期間還對媒體公布了中英文化合作的一攬子計劃,力求進一步提升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合作。兵馬俑展是計劃提及的首個也是最為重要的文化合作項目,也將成為中英“黃金時代”的又一重要注腳。

打造“浸入式體驗”觀展環(huán)境

? ? ? ?據(jù)世界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在布展期間,由設(shè)計師、建筑人員、博物館工作人員組成的團隊,為展覽進行了精心準備,在這個1200平方米的展廳內(nèi)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穿越式”的觀展路線,清晰講述數(shù)千年前的中國歷史。布展團隊采用了中國典型的歷史文化元素來裝飾展廳,例如使用設(shè)計成燈籠形狀的門廊、以中國紅為底色的展柜和秦朝小篆文字等等。

? ? ? ?世界博物館在宣傳此次展覽時稱,這一“不可錯過”的展覽,展出“世界最偉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的物品”,從戰(zhàn)國時期的沖突和紛爭,到秦漢時代的成就和遺產(chǎn),跨越中國近千年的歷史階段。展品不僅將讓人們了解秦始皇如何追求長生不老以及他為死后所做的準備,也會讓觀眾理解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樣子。

為了迎接兵馬俑的到來,世界博物館設(shè)立了特別小組,負責文物的運輸和保護等工作。利物浦國家博物館展覽部主任菲爾波特表示,工作人員著力在展覽大廳打造出戲劇化的氛圍。她說,工作人員為此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準備,相關(guān)工作在過去8~12個月內(nèi)速度加快。“這是世界博物館舉行的最為激動人心的展覽之一”,“這對利物浦來說是一個棒極了、一生只有一次的機遇,我們希望能吸引到來自英國各個角落以及歐洲大陸的游客。”

? ? ? ?展覽現(xiàn)場的兩塊大顯示屏播放的視頻也非常引人入勝,生動、形象地向觀展者講述中國歷史。視頻制作人員專門制作了一段動畫介紹戰(zhàn)國時代的中國,這段動畫突出了戰(zhàn)馬的形象,展示了戰(zhàn)爭的場面。最難得的是,展廳內(nèi)還包含了一段秦始皇陵的立體模擬場景。這一場景的制作者介紹,中國政府出于保護目的,至今沒有打開秦始皇陵,此次展出方特意根據(jù)從史料有限記載中所提煉出的信息,制作了秦始皇陵的模擬場景,讓觀展者對這段歷史有更直觀的認識。

打開了解“一帶一路”那扇窗

? ? ? ?在昨天有英國皇室代表、雙方政府代表共同出席的開幕式上,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致辭說,秦兵馬俑是中國的國寶,被譽 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時隔11年后再次來到英國,成為今年中英人文交流又一件盛事。他認為,此次展覽有三大意義:架起了一座中英了解與友誼之橋、講述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歷史課、打開了一扇了解“一帶一路”的窗戶。劉曉明表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不間斷傳承5000年文明的國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使中國成為一個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從那以后,對統(tǒng)一與穩(wěn)定的追求、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就深深烙入中華民族的基因,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代代相傳。希望英國民眾在徜徉中國歷史、領(lǐng)略中國古代文明魅力的同時,也能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和文化底蘊的了解。

? ? ? ?劉曉明說,兵馬俑埋藏之地古稱長安,今為西安,是歷史上“絲綢之路”東部起點。“撫今追昔,我們不僅感受到‘絲綢之路’曾經(jīng)的輝煌興盛,更體會到‘新絲綢之路’煥發(fā)出的勃勃生機。”“一帶一路”倡議開創(chuàng)的“新絲綢之路”,為歐亞大陸發(fā)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給世界發(fā)展提供了新機遇。中英作為“一帶一路”的東西兩端,應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為中英關(guān)系“黃金時代”打造更多“黃金果實”。

? ? ? ?據(jù)介紹,以兵馬俑為代表的陜西文物海外展覽,近年來在眾多國家舉行,積累了豐富的文物海外展出經(jīng)驗,作為“外交使者”和“國家名片”,為世界了解中國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英國人的“兵馬俑情結(jié)”

? ? ? ?據(jù)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介紹,此前中國兵馬俑共計在英國展出過4次,分別是1985年在愛丁堡和1987年、1999年、2007年在倫敦。其中,2007年大英博物館兵馬俑展吸引觀眾85萬,是大英博物館自1972年舉辦的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展覽后最為成功的展覽,共有170萬觀眾參觀了圖坦卡蒙展覽。兵馬俑首訪倫敦時,大英博物館的門檻幾乎被絡繹不絕的參觀者踏破,甚至有人不到早上五點半就在門口守候,以求一睹兵馬俑真容。當年,展覽還沒開始,大英博物館就預售出了40萬張票,是以往最高紀錄的幾十倍之多。

? ? ? ?除了以上的兵馬俑展之外,英國還在2013年的伯明翰燈光節(jié)上,展出了“燈籠兵馬俑”,2014年春節(jié)期間,愛丁堡大學再次展出這些藝術(shù)作品。盡管不是貨真價實的兵馬俑,但是前來參觀的觀眾仍是絡繹不絕,從中可見英國人對兵馬俑的興趣和熱愛。在倫敦西南方大約200公里的伯恩茅茨市,還有一家兵馬俑博物館。這家博物館稱,自己是中國以外唯一的一家專門的兵馬俑博物館。當然,這家博物館的展品都是復制品,由西安的博物館技術(shù)人員制作。

? ? ? ?就在展覽開幕前不久,英國作家愛德華·伯曼撰寫的《兵馬俑——秦代歷史、秘密與最新考古發(fā)現(xiàn)》在英國出 ? 版。該書是英語世界最重要的一部介紹秦代歷史的著作,在陜西省文物局的支持和幫助下,伯曼用了近三年的時間,遍訪秦代文物古跡,采訪了幾十位秦史學者和考古專家,寫下了大量的采訪筆記。

? ? ? ?在談到英國民眾的“兵馬俑情結(jié)”時,利物浦大學歷史系中國研究講師雷昂·羅卡向記者表示,當英國民眾想到中國歷史和文化時,兵馬俑、長城和故宮同為他們心中最重要的中國象征物,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兵馬俑來到英國,是“必須要看的”。兵馬俑的尺寸、規(guī)模、做工和圍繞兵馬俑及秦始皇陵的神秘感也讓英國民眾充滿興趣。不過,羅卡又指出,在英國學校歷史教育中,中國歷史所占比重過小。從這個角度講,此次兵馬俑展意義重大。“如果展覽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關(guān)心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和秦漢時期的歷史,或者激發(fā)更多學生學習漢語以及參觀中國的興趣,那么,世界博物館就算做了一件偉大的工作。”(光明日報駐倫敦記者 林衛(wèi)光)(來源:光明日報)